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校园新闻 > 正文
学校文化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我校与海沧青礁村及文圃研学基地签署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
来源: 作者: 日期: 2021-03-18 点击数:

(文/吴锦欢 杨涛 图/陈世鹏)

3月17日下午,陶顺生校长率团到海沧区海沧街道青礁村,与青礁村、厦门文圃研学教育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乡村振兴村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并参加“ayx体育官网非遗传承工作站”揭牌仪式。
 

  
        签约仪式上,陶顺生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乡村振兴也是文化传承,职业教育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主动承担乡村振兴重任,是学校的担当;学校文化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大有可为。他说,学校有雄厚的文化、技术、专业、师资优势,与青礁村百姓、文圃研学基地携起手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书写大文章。他要求学校相关部门,要走出校门到乡村开展劳动实践,在乡村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综合实践,在乡村开展素质教育,把乡村振兴纳入课题研究,构建“学校+农耕”“职业教育+乡村振兴”的学校服务国家战略新模式。
 

  
        根据合作协议,学校在青礁村建立“ayx体育官网非遗传承工作站”,在郑氏官宅设立“文圃研学非遗工作坊”,在厦门文圃研学教育有限公司挂牌“ayx体育官网劳动实践基地”。未来三年,学校将有计划开设非遗文化进乡村、科技教育进乡村、劳动教育进乡村、党员名师进乡村、课题科研进乡村项目,开展有青礁芦塘乡村气息特色的非遗传承活动;开展振兴乡村科技、教育、文化、旅游活动;开展夏令营、劳动实践等活动;开展“弘扬传统文化 助力美丽乡村”城乡文明共建活动;共同打造生态乡村、文化乡村、美丽乡村特色品牌。
 

  
        据悉,这次村校企三方合作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通过科技特派员、学校实训中心郑国良主任牵线搭桥,三方统筹谋划而成。前期,王培元、周学庆、欧阳超、陈瑞锦等校领导以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多次到青礁实地调研考察,形成综合调研报告,报经学校领导研究同意而实施。海沧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三方合作,特派街道分管乡村振兴办公室的彭文斌二级调研员直接对接协作活动,并指导三方多轮商讨战略协议、活动流程等。海沧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林顺植、人大工委主任谢炎才亲自参加签约揭牌仪式,并陪同陶顺生校长一行参观村容村貌、文圃研学基地,开展政校企村四方座谈,共同规划未来合作。
 

  
        签约揭牌仪式同时,学校还开展“党建走进海沧青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王培元副校长、职业培训中心主任陈世鹏、教务处主任孙跃岗、学生处主任陈育辉、团委书记白平南、现代服务产业系主任郭振武、闽南文化产业系主任张剑华、办公室副主任吴锦欢、职业培训中心副主任钟伟,闽南传统工艺传承基地负责人杨涛、肖育发等一同参加活动。
 


 

  相关链接:海沧街道青礁村

  【梗概】
 

海沧区海沧街道青礁村背依文圃山脉,前临九龙江,位于海沧区与漳州市角美镇相接壤的边缘,自北宋建村至今已近千年,面积约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00多人,由大路、后松、埭仔、鸿江、过田、院前、芦塘等7个自然村组成。芦塘是海沧最古老的村落之一,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
 


青礁村全貌
 

青礁村出过3个尚书、24个进士,“祖孙五代三尚书” “一村二十四进士”的佳话,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该村有“闽南进士村”之称,村庄内有10 幢保留较完整的明清闽南特色老宅古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芦塘“举人楼”,以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二落芦塘古建“郑氏官宅”。由芦塘开基祖陈氏宗祠“光裕堂”改造而成的“芦塘书院”,延续着耕读文明。始建于1907年的福建第一条铁路漳厦铁路过境芦塘。央视纪录片《记住乡愁》曾在此选点拍摄《福建青礁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
 


郑氏官宅(非遗文化展览馆)
 

同时,青礁村也是开台王颜思齐的故乡、保生慈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保生大帝是福建省历史悠久的民间信仰,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和信仰纽带。每年四月十八日,两岸同胞汇聚慈济东宫,共同举办隆重的“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因此在乡村振兴项目规划上,村里将开台文化公园至芦塘社的道路进行串联,继承和传扬开台文化、保生慈济文化、青礁颜氏家训等传统文化精华。2021年适逢“开台王”颜思齐拓台400周年,大陆初中历史课本收录了颜思齐率众开发台湾的史实内容,将从2021年春季开学后正式启用。
 


开台文化公园

 

【古迹】
 

青礁乡愁馆:位于海沧街道青礁村芦塘社18号古厝,是二十世纪初闽南望族芦塘陈氏家族的居所,典型的闽南三落二护红砖古厝。陈氏家族家风严谨,重视教育。两百多年前,陈氏开基芦塘,此后百余年间,芦塘陈氏家族教书育人,兴办芦塘学堂、沧江书院、沧江小学、莲塘学堂、海沧私立三都中学等旧、新制学堂,培育英才,耕读文化广披海沧。选址于此,正是基于陈氏家族良好的家风,与青礁村的质朴民风、深厚底蕴相契合。


乡愁馆
 

举人楼:位于青礁村芦塘社。古厝的主人陈再安的三儿子陈炳煌考中举人,举人楼因此而得名。古厝也称棣萼楼,棣萼意指兄弟之情。陈氏兄弟在芦塘建了三落大厝和东西护厝。举人楼独特精湛的建筑工艺令人惊叹,建楼所用的材料工字铁,楼板以此为梁,梁与梁之间用砖石造上无数小拱桥,以此形成楼面,这在全国也是罕见。楼内有一道屏风是用从法国漂洋而来的彩色玻璃制作的,配以中国巧匠制作的图案框架,单屏风就施工了两年之久,琉璃至今五光十色。


古厝

  
  开漳堂:为青礁颜氏肇基祖庙,原址位于青礁村口古称“铁店”的自然村。开漳堂始建于南宋初年,明朝万历年间重建,历朝屡有修葺。在开漳堂遗址,挖掘出一块残缺不全的牌匾“植兰书院”,一对石柱上写着 “歧山高隐五经儒海上尽宗正学,甲第须同三敏世日边载锡恩光”,这些文物证明颜慥曾隐居于此,大兴文教,广开文风。后世青礁小学感悟“植兰书院”内涵,开办同名书院,旨在延续教书育人的良好学风。
 

  【习俗】
 

青礁村有着丰富的传统习俗文化。蜈蚣阁是青礁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闽台独特的民间游艺活动,旧时用于迎神赛会的化装游行,今为文艺踩街形式之一。每年农历三月初九,谒祖进香中的踩街游行活动举行,蜈蚣阵由人力肩扛,由少年儿童扮成《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各种戏曲人物在棚上表演。院前“油炬走境”活动是海沧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民众们成群结队高举“油炬”在乡间田野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并沿传至今。

每年农历三月初九,青礁村都要举行“炮炸寒单爷”的民俗活动,台湾的寒单爷信仰也源于福建。寒单爷俗称“玄坛元帅”“玄坛爷”,是商、周时代鲁国山东终南山人氏,受封为玄坛真君,俗称“武财神”。在宋代的时候,青礁村的先民从山东辗转南下,最后定居海沧青礁村。他们把祖地的民间信仰“寒单爷”带到了海沧,并建立万应庙世代供奉。民间认为“寒单爷”为财神,喜火爆,大家用鞭炮来“轰炸”,象征着兴旺红火,越炸越旺。
 

【芦塘】
 

芦塘是海沧最具田园风味的村落之一,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至今保留着传统的农村田园风光,是厦门市水叶菜种植基地之一,素有厦门“菜篮子”之称。

2015年,青礁村院前社通过“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实现了从空壳村到“共同缔造典范社”的蜕变。2016年、2017年、2019年先后获评“省级休闲示范点”“农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国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第一批精选试点村”。在院前社的成功基础上,2018年青礁村芦塘社被列为福建省人居环境试点示范村和厦门市级乡村振兴重点试点示范村。2020年青礁村也入选了福建省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开启了芦塘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芦塘广场
 

  【研学】
 

文圃研学芦塘基地位于海沧区青礁村芦塘社,规划总面积约450 亩。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将闲散、抛荒的农地复耕、复种、功能植入 ,还原高颜值乡村田园生态场景,将打造成为农业+教育(自然教育、劳动教育、美德教育、地方文化传承)的典范性乡村振兴项目。该项目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引爆点,以点带面,通过聚集人气、带动客流量,多途径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海沧片区的乡村振兴起到强有力的引领效果。目前,一期项目已完成150亩基地建设,形成“一个基地、三大板块、多个园区、多元课程”的总体架构。


文圃研学教育基地(昆虫馆)
 

联系我们

学校电话:0592-6283333、0592-7790910 传真电话:0592-6079124
招生电话:0592-7790966、0592-7790977地址:厦门市集美区杏前路22号

教务处电话:0592-7790916、0592-6070392

学生处电话:0592-7790908、0592-7790919、0592-7790920

邮箱:bgs@www.splendidrun.com 邮编:361022